来源:《云南日报》 时间:2012年3月8日
总书记与云南各族人民心连心 ——胡锦涛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侧记
昨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参加云南代表团审议。 [照片均为本报记者 雷桐苏 摄]
本报记者 刘晓颖 季 征 李翕坚
昨日上午8时50分,一阵热烈而持久的掌声在人民大会堂云南厅响起。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与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云南代表团代表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身穿民族盛装的德昂族女代表杨艳和彝族女代表邹萍代表云南4600万各族人民将一本珍贵的画册送到胡锦涛总书记手中。红色封面上,一朵升腾的祥云托起一行字——总书记与云南各族人民心连心。总书记翻开画册,姚安地震灾区、基诺山乡、普洱万亩茶山、昆明市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总书记历次考察云南留下的珍贵镜头定格成彩云之南各族群众心中温暖的记忆。
总书记高兴地接受了这份礼物。云南代表团26名女代表簇拥到总书记身边,大家使劲鼓掌。胡锦涛对大家说:“各位女代表,明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里我代表中共中央向出席两会的全体女代表、女委员还有女工作人员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节日的祝福!祝大家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祝愿七彩云南越来越美好,祝云南各族儿女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亲切的问候如春风拂过。这一刻,很温暖。
“总书记十分关心云南的发展,先后于1993年、1999年、2002年、2006年、2009年5次亲临云南考察。”刚刚落座,全国人大代表、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秦光荣便回忆起总书记对云南的亲切关怀。
总书记非常关心云南的旱情,牵挂着灾区人民的生活。秦光荣汇报了我省当前的旱情和抗旱救灾工作:向缺水村庄特别是农村学校送水、对山区190万口小水窖补水……“2009年我们水利投入突破100亿元,2010年达到150亿元,超过‘十五’的总和,去年已超过200亿元,今年计划投入更多。”秦光荣说:“从春节到5月雨季来临前的100多天,是云南今年抗旱最关键的阶段,我们一定会咬紧牙关、奋力夺取抗旱救灾工作的最后胜利。”
胡锦涛现场询问水利部部长陈雷对云南抗旱的支持情况。“去年完成200亿元,中央水利投资六七十亿元。”陈雷说,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对云南的倾斜支持,“云南抗旱做得很好,190万眼水窖已经补水160万眼,解决了八九百万人的饮水问题。”
胡锦涛指出,云南一定要把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的中心工作,千方百计地保障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努力保障生产用水,最大程度减低灾害损失。“群众在生产生活上面临困难,我们要大力帮助,加以解决。”
2011年,云南克服重重困难,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国人大代表、省长李纪恒向总书记报告:“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完成8750.95亿元,增长13.7%,创近30年来云南生产总值增速最好水平。”“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分别达到10.3%、13.9%。”数字印证着云南坚持发展与民生并重的实践,而今年的目标则展现出一个边疆民族省份跨越发展的决心。李纪恒说,2012年,力争全省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大关。
在随后的讲话中,胡锦涛说:“云南提出的‘兴边先富民,强滇先富民,富省先富民’很好,关键是要在实际工作中充分加以体现。”
谈民生、话发展、讲成绩、说问题,两个小时的时间里,代表发言踊跃。胡锦涛专注倾听,不时与代表交流。
“近几年,回迪庆家乡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党的政策好了,我们农牧民也领到了工资’。”藏族代表王树芬说,现在迪庆藏族自治州60岁以上的农村群众每月可以领55元新农保补助,看病有新农合报销,孩子免费上学。
“实施‘兴边富民’等一系列政策,佤族地区得到了切切实实的实惠。”来自沧源佤族自治县的徐向东代表说,当地有8万多人告别了茅草房、杈杈房。听到这里,胡锦涛问:“你们这个县,现在住茅草房、杈杈房的人还有多少?”“还有8000多户。”“要解决他们的困难,一户要补助多少?”“现在的补助是1万元,但是要盖一栋70至80平方米的房子需要5万至6万元。”胡锦涛现场询问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后,告诉徐向东:“这8000户国家已经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统一在‘十二五’期间协调解决这个问题。”
“2006年5月13日,总书记到普洱市考察。苗族村委会主任王林拉着您,指着远处的房子说,虽然我们还穷,但学校和卫生院都是最漂亮的。总书记当时说,是呀,确实是最漂亮的,不是事先安排给我们看的,是真实的。”沈培平代表发言时回忆起总书记的普洱之行,他说,“实际上,我们当时想让总书记看一看较贫困的状况,表达各族人民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决心。”“立足实际、脚踏实地,依托绿色生态优势,发展好生物产业”,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当年对普洱发展绿色经济的指示。几年来,普洱市认真贯彻落实总书记的指示精神。2011年,普洱生物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农民也得到了实惠。说到这里,沈培平代表拿出了两张思茅区倚象镇营盘山的照片:“当年,总书记看到的破烂房子,变成了漂亮的新农村。”胡锦涛接过照片,仔细地看:“这是改造后的房子?”“是的。水电路基础设施工程由政府负责,老百姓通过产业发展,慢慢就把房子建起来了。”胡锦涛听完微笑着点点头。
云南的美是绿色山川的美,但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94%的云南,正承受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对耕地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何金平代表说,实行城镇上山,拓展用地空间,保障粮食供给,是云南发展方式的重大转变,“建议国家在用地政策和规划控制性指标上给予适当倾斜。”
云南的美是边疆和谐的美,王承才代表说,我省正在制定出台《关于建设民族团结进步边疆繁荣稳定示范区的实施意见》,“建议国家把云南作为新时期新阶段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研究基地,建立国家层面的协调机制,指导示范区建设。”
杨光银、董华等代表也先后发言,建议加大农村扶贫攻坚投入力度;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家提到的问题,中央都有安排部署,相关部门会加大对云南的投入。”胡锦涛认真记录代表的发言,给予回应。
胡锦涛对云南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他指出,一年来,云南同全国一样,各项事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省生产总值增长了13.7%,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生产再获丰收,工业经济效益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扶贫开发成效明显,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了10.3%和13.9%,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加强,民族团结事业扎实推进。这些成绩来之不易,是云南省委和省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各族干部群众拼搏、奋斗的结果。
“七彩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一定能过上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总书记有力的声音在会场上响起。
不知是谁起的头,伴着《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的熟悉旋律,代表们拍着手,打着节拍,现场老歌新唱。“总书记来云南,各族人民好喜欢,好喜欢,唉啰—唉—唉—唉啰—唉,各族人民好喜欢,好喜欢……”
深情的歌声在云南厅回荡……
[本报北京3月7日电]
(进宣)
|